请问异地缓刑的居住证是否是必须的?在法律上是如何规定的呢?

【法律分析】
异地缓刑不需要居住证。根据规定,人民法院、公安机关、监狱应当核实适用缓刑的罪犯的居住地。在法院审理过程中,应当及时向法院提供您居住地或者工作地的生活来源、固定住所等相关证明,法院应当向居住地核实确认。如果确认事实存在,可以直接在自己的居住地执行。居住条件如下:
1、要有稳定的工作,即合法的经济来源;
2、要有固定居住证,连续居住6个月以上。上述两条必须同时具备,方可在居住地进行社区矫正。若无法提供居住地以上相关证明,只能回户籍所在地接受社区矫正。在法院审理过程,应及时向法院提供自己居住地的或者工作地的生活来源、固定住所(自己的配偶的房产或者有长期的租赁合同)等相关证明,由法院向居住地进行核实确认,如果确认事实存在,可直接在自己居住地(工作地)执行。法律依据: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》 第七十五条 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,应当遵守下列规定:
(一)遵守法律、行政法规,服从监督;
(二)按照考察机关的规定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;
(三)遵守考察机关关于会客的规定;
(四)离开所居住的市、县或者迁居,应当报经考察机关批准。
✫✫✫✫✫有法律问题,请打电话15555555523(123中间8个5),微信同号,免费咨询✫✫✫✫✫
异地缓刑不一定需要居住证。对于适用缓刑的罪犯,人民法院、公安机关、监狱应当核实其居住地。异地缓刑期间可以在执行缓刑的地方办理居住证。缓刑期间没有经过公安机关批准是不可以离开指定地点的。
根据《刑法》第七十五条规定, 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,应当遵守下列规定:
(一)遵守法律、行政法规,服从监督;
(二)按照考察机关的规定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;
(三)遵守考察机关关于会客的规定;
(四)离开所居住的市、县或者迁居,应当报经考察机关批准。法律依据:《刑法》第七十五条
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,应当遵守下列规定:
(一)遵守法律、行政法规,服从监督;
(二)按照考察机关的规定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;
(三)遵守考察机关关于会客的规定;
(四)离开所居住的市、县或者迁居,应当报经考察机关批准。
✫✫✫✫✫有法律问题,请打电话15555555523(123中间8个5),微信同号,免费咨询✫✫✫✫✫
法律分析:异地缓刑不需要居住证。相关法律的规定,对于适用缓刑的罪犯,人民法院、公安机关、监狱应当核实其居住地。在人民法院审理过程,需要及时向人民法院提供居住地的,或者工作地的生活来源、固定住所等相关证明,一般会让人民法院向居住地进行核实确认。
如果确认事实存在,可直接在居住执行。法律依据: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》第七十二条 【适用条件】对于被判处拘役、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,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,可以宣告缓刑,对其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、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,应当宣告缓刑:
(一)犯罪情节较轻;
(二)有悔罪表现;
(三)没有再犯罪的危险;
(四)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。
宣告缓刑,可以根据犯罪情况,同时禁止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从事特定活动,进入特定区域、场所,接触特定的人。
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,如果被判处附加刑,附加刑仍须执行。

内容版权声明:除非注明,否则皆为本站原创文章。

转载注明出处:http://www.xennobb.com/507013.html